可卿顿时紧张起来:“婶娘, 孩子可是那里不好?“
凤姐拍拍可卿, 笑道:“你这可是三年不开张, 开张满堂彩!”
可卿闻言眼眸里神采闪烁:“婶娘, 您是说, 双生?”
凤姐比出个孔雀头。
可卿顿时落泪:“婶娘, 这都是婶娘的功劳。”
凤姐噗嗤一笑:“胡说八道, 这是蓉儿功劳,我可不敢居功。”
可卿顿时满脸羞涩:“婶娘真是的,明知道人家不是这个意思。”
凤姐看着可卿神采奕奕的笑颜, 心里想着,这个贾珍什么时候死才好呢?哪家伙如今全靠凤姐隔三差五输送一点灵力吊命。凤姐不需要做什么,下次满月之时, 凤姐不在输送灵力, 他就去了。
可是,凤姐之所以犹豫, 就是害怕人家说那孩子命硬, 这可就是一辈子难以洗脱的硬伤。
这般才从三个月拖到途径五个月了还没掐断灵力。
凤姐不由动问:“你公婆如今还好吧?”
可卿看了凤姐一眼, 面色一凛:“婆婆倒是越来越精神了, 公公只比死人多口气, 不知道是不是心有不甘, 就是一口气不断。这样也好,我婆婆说他罪孽太深,尚未赎清。”
凤姐摸摸可卿的肚子, 道:“我就怕他死了不要紧, 有些人要给这几个宝贝泼脏水。”
可卿一愣,咬咬牙道:“婶娘安心,我不会让他带累我的儿子。”
凤姐拍拍可卿:“安心吧,你有这话我来做,保证他看到孙子出生,了无遗憾。”
可卿眼泪刷的一下就下来了,挣扎着给凤姐行礼,凤姐忙着拦住了:“别窝着孩子。”
凤姐便问:“要不要让木兰派个青字辈过去照应?”
可卿摇头:“婶娘安心,四姑姑可紧张孩子了,天天跟着,如今府里的家务一点不让我操心,都是四姑姑打理。”
惜春今年也十二岁了,这个时候接手中馈刚刚好。
九月初,秋后问斩的罪犯一起拉到午门砍了。
甄家也到了赎人的时候。
甄居士只准备赎出他那个有良心的侄儿媳妇。可是,太后认了王熙鸾,王熙鸾就不能不管甄家族人。
上皇开恩,准许甄家的没满十四岁的男人用银子赎罪。
甄宝玉,与他的小哥小侄子就在赎罪之列。
在就甄家阖府上下的太太奶奶小姐,拢共五十余口,都在赎罪之列。
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。
但是,王家一次性拿出了五万银子送到户部,把人都领出来了。相当于五万银子买了个县君的封号。
王熙鸾把人赎回,送到太后娘娘赏赐在京郊的一座五百亩庄园里。
今后甄家自作自吃。再有甄家的祭田没有没官,愿意回乡的王熙鸾会派人互送回乡。
当然是王家出力。
甄家从上到下看着甄居士姑侄都哭了。
甄家的当家夫人,给甄居士磕头赔罪:“当初是我有眼无珠,听信奸人挑唆,以为姑奶奶冷心冷面的放荡之人,这才冷漠以待。事久见人心,是我错了,姑奶奶谅解。”
甄居士冷声言道:“不是我,我只准备赎回毓秀母子们,赎你们的是我的侄女儿甄珏,她被你们弃之门外,差点被人卖做瘦马,毓秀跟她不熟悉,却因为她姓甄救了她。你们以为她是祸水,是灾星,太后娘娘觉得她冰清玉洁,雅量高致,福泽深厚,故而赐封县君,熙鸾县君!”
甄居士言罢单独递给罗毓秀一张契约:“我已经在荣宁街买下一座三进的宅子,也跟二奶奶谈妥,杰儿在族学附学。惠儿跟着珏儿一起上女学,我就在女学授课,你大可安心。”
罗毓秀闻言顿时泪流满面:“当初那不过些许银钱,哪里值得姑母如此回馈……”
甄居士搀扶哭倒在地的侄儿媳妇:“善有善报,你是个好的,将来必定会有福报。太后已经求了恩典,祸不及三代。甄家孙子辈可以参加科举,你等着杰儿给你挣诰命吧。”
甄家因为有甄宝玉在,甄家老太太决定回乡,重振家业。
甄明杰是甄家老太太三儿子的孙子,她希望他们母子可以返乡。
罗毓秀跪在甄家老太太面前磕头:“姑母如此大恩,孙媳无以为报,决定今后就把姑母当成长辈孝敬,伺候她百年,让杰儿替姑母打幡摔盆,把姑奶奶顶上五台山。“
甄家老太太盯着甄居士,心里五味俱全,这个侧枝女子站得笔直,就像一棵不屈的松柏。
她当初被驱赶,怒责族人:为富不仁,捧高踩低,不积阴德,迟早报应儿孙。
她当初觉得很可笑,甄家是后族,岂会有着一日?
不想,报应来的真快。
罗毓秀又跟甄居士商议,她们母子一月后送别了甄家老太太,再去荣府投奔。
甄居士颔首,罗毓秀不认同甄家捧高踩低,却要尽到自己的孝心。
罗毓秀当初之所以敢做主送银子,却是她公婆早逝。
如今就当是替公婆最后尽孝了。
甄家的男人都去了漠北,京都距离漠北最近。
她决定留在京都,一是为了儿子的前程,二也为了能够时常打听消息。
甄家被抄个干净,男人们都穿着单衣。马上就要入冬,这些得有人操办。
老太太眼里如今只有甄宝玉,希望东山再起。但是漠北的男人毕竟没有死,得有人照应。
甄居士瞅着甄家一大群女人进了庄子,这才上了王家的华盖车。叮嘱王熙鸾:“你已经仁至义尽了,今后莫要再求王家什么,王家的再造之恩,你要牢记在心。你也领教过,上回不是你干爹护着,你如今就成了安王府的玩物,柳家丫头的下场你也看见了。以后要谨守本分,孝敬你义父义母,听从他们的安排。修炼也不要耽搁,可记住了?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